【热点】礼品本来就是用于社交,礼品行业的未来岂能离开社交电商?

日期:2016-06-29 10:11:14 来源: 浏览次数:

中国是“文明古国”,也是“礼仪之邦”,礼品自古有之,礼品文化源远流长。

礼品行业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,礼品不仅是个人用来传情达意,也是企业用来提升自身形象及促进产品销售的载体。礼品行业不仅为国家创造了税收,还解决了大量的社会就业问题。

中国现代礼品行业与世界同行业相比起步较晚,但发展迅猛。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,礼品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,满足了中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共同需求。

然而,随着时代和经济形势的发展,礼品行业不可避免的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。

比如,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后,给一些从事政府礼品、会议礼品等靠客情营销生存的微型礼品公司带来了冲击。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是为了治理腐败,从根本上杜绝某些个人及企业以礼品为载体进行的腐败活动。虽然这方面的市场份额占礼品行业总额的10%以下,并不是礼品行业的主流市场,但还是在心理上对礼品行业从业人员造成了不小的冲击。

去年,在全国工商联提交的一份有关促进礼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提案中,建议给正常的送礼活动制定相应标准,为礼品正名。委员认为,真正的礼品大市场存在于企业的市场行为之中,要完善相应的礼品行业健康监管机制,为正常的企业营销、职工福利、节庆礼品、社交馈赠等相关的礼品制定相应的标准,以免正常的礼品受到不公正的待遇,人人自危而无法开展正常有序的商业活动。

面对“国八条”对礼品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,这几年不少厂商调整了产品的营销方向:变以往针对政府的礼品采购为面向银行、通讯等行业设计的积分换礼的商品;也有不少企业,以环保健康和贴近百姓日常消费来挖掘内需市场潜力。经过不懈的努力,礼品产业正在逐步复苏。  

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渗透,礼品行业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。阿里巴巴、京东等电商平台在移动端的交易量逐渐上升。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,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。各行各业都猛醒过来,开始拥抱互联网。关于“互联网+礼品”的概念,众多行业人士也进行了探讨。礼品厂商也在实践中进行探索,有的创建了专门的礼品电商,有的选择进驻大型的电商平台。

礼品的本来用途就是社交,而社交电商理所当然是礼品行业不可忽视的趋势之一。

什么是社交电商?简单地说,就是在互联网上,通过社交关系进行电子商务活动。移动互联网时代,人们随身携带微信、QQ、微博等社交及媒体工具,而且随时都可能打开。通过社交关系进行礼品交易,将成为人们的新选择。

近几年,不断有人通过社交电商进行礼品销售的尝试和实践。

“微商”一词在这两年被广为人知,有嗅觉敏锐的厂商采取微商渠道进行推广,朋友圈化身礼品店,快速拉近了礼品与人之间的距离,也为创意礼品打开了一条通往普通人生活的便捷之路。QQ空间曾经推出实物礼物试水社交电商,在为好友送生日礼物的时候,不仅能够送虚拟的贺卡、蛋糕等礼品,还有玫瑰花、QQ公仔等实物礼物可以选择。社交工具陌陌推出了礼物商城,互相关注的好友之间可赠送实物礼品。赠送礼品,就像发出表情、点赞、甩电子道具一样,没有破坏社交氛围,也没有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尊重。制造惊喜、创造氛围已经变为社交类互联网产品打通电商的撒手锏。在社交电商这一新领域,礼品行业大有可为。

2016年5月,在第14届上海礼品展期间,将举办一场“社交电商暨网红高峰论坛”。对于礼品行业如何抓住社交电商这一机遇,届时必有精彩的思想碰撞,给业内及相关行业人士带来启发。


上一篇:【聚焦】上海礼品展历经十四年发展,升级更名上海礼博会
下一篇:上海礼品展开幕在即 原创概念引爆时尚礼品圈